學習心理諮商或同理溝通的人,大概都會熟悉一個常常出現的詞,叫作「真誠一致」。
真誠,簡單說,是能夠「如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並能夠表達,而不閃爍其詞,或因為害怕衝突而不斷加以修飾或扭曲。
一致,跟真誠有一點相近,但更強調的是不自相矛盾,也不因為不同的對象、情境就變換自身的立場。
看似簡單的兩個詞,在真實的生活、人際情境,甚至,特別是與家人的互動關係中,要能完全做到,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可能連我們自己也未必能說清楚、講明白。
再加以,人有一種心理特性/心智現象,是當我們被引發強烈的焦慮或欲望(俗話說,好奇心殺死貓)時,會讓我們暫時無法思考,或者俗稱的「理智線斷掉」,而難以依據「當前的真實狀況」,去做出明智的決定與判斷。
舉個一般的例子。例如,你對父母提出想要休學,你的父母於是開始跟你說:
為什麼要休學?休學可能會讓你比別人晚半年、一年畢業,你到時候看到你同學都畢業、就業了,你還輸在起跑點。
聽到這些,你有點沮喪,因為你希望聽見父母可以支持你的決定,而不是挑戰、面質你的決定。父母不認同。
不過,如果仔細「聽聽看」你父母說這些話背後的「目的或用意」,首先,我想他們的確被「你打算休學」的主張給嚇了一跳。他們也焦慮了起來。焦慮什麼呢?焦慮你日後的競爭力降低、焦慮休學會讓你平白損失一段「若沒有休學就不會損失」的學習進度。是的,你的父母也害怕,害怕休學的這個決定「害了你」、「誤了你」的未來。
那麼,休學會不會造成損失呢?
作為心理師,我可以很直截了當地跟你(或你的父母)說:會。因為,任何的決定都有一定的損失。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不能同時想要吃香雞排,但是又不吃進相對應的油脂與可能帶來的肥胖。
你父母所擔心的那些「損害」,是「有可能」發生的;「不一定」會發生,但有可能。[可參考本文part 1,人生必然需要面對的焦慮,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
但,或許往下可以問的是:你自己覺得你扛得住父母提出的,或他們所擔憂的這些損害或損失嗎?
然後,可以再往下自問的是:OK,你認為沒有競爭力,或輸在起跑點,這些對你來說會是損失嗎?你想要休學的原因是什麼呢?會不會「兩害相權取其輕」,也許「不休學」對你來說損害更大?
這時候,你「想休學」的理由,就會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唯有把你想休學的理由「釐清楚」了,才能明白,這個休學的決定「值不值得」你「冒險」一試。而接下來,你才有可能「繼續」與你父母溝通,並且讓他們明白到,你已經「超前部署」地把他們所擔憂的「可能的後果」都思考過了,同時,你真心地覺得除了休學一途,「完全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法;而當你越能不焦慮地、以一種「成熟的,且能換為思考地理解他們的焦慮」的狀態,去讓他們明白你做出這個決定的「脈絡」,或許,這個一開始的「誓不兩立」,也能轉化成一種他們「雖不完全支持但也不反對」的折衷狀態。
心理師,那如果我的問題不是休學,是別的,改怎麼辦?
別忘了,學生諮商中心就是一個可以幫助你「釐清楚」的好資源,歡迎直接前來諮商中心申請預約,與心理師談一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