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為何他/她要離去

撰文者/實踐大學高雄校區 郭哲宇諮商心理師

對每個生命體來說,有著大聲哭啼的初生,就有走到凋零的最後一刻。生命就像是一場會結束的旅程。看到這篇文章標題時,你第一個聯想到什麼呢?可能是流浪、分手、還是自傷或自殺呢?上述的任何一個方式都是一種離開的方法,但讓人最難以接受的就是自殺離開。

對於自傷者而言,自殺是在走投無路的生活之下,最後選擇解脫的方式,但自殺往往讓人更覺遺憾與震驚,對於自殺者遺族,更是難以抹滅之痛。而假如我們能把自傷與自殺行為視為一種求救訊號,試著了解其中原因,那麼自殺便是可以預防的。

就如董氏基金會(2018)整體分析自殺原因,發現以「情感/人際關係」(45.9%)為最多,其次為「精神健康/物質濫用」(41.0%),排名第三為「工作/經濟」(10.5%)。當然這樣的資料是粗糙的,因為我們常難以收集自殺者當時所處的身心環境狀況。但從經驗中,可以聽見大部分自殺未遂者,他們會提到許多一般人較少經驗到的感官與情緒世界,包括:身心痛苦到每分每秒都難以忍受、有聲音告訴我死亡是種解脫、我要死給他們看、我死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等等。

對於高風險自殺危機者而言,經常感受的負面情緒來自於多種刺激相互交織以及處於具有打擊性的生活情境,長期下來不只影響認知,也會影響生理內分泌與大腦功能,身心失衡下,個體難以調節自我情緒,就容易發生憾事。

近日,也從新聞中看到校園自殺相關新聞,在覺得遺憾的同時,也想告訴你()們「給陷入情緒黑洞的自己或是身旁的人一個機會吧!」,別再獨自承接所有的負面感受。你()可以找個信任的人,或是找諮商中心輔導老師們尋求幫助;只要你願意,諮商中心的師長們很願意陪每個人走過生命中每個高峰與低谷。

★以下提供多種自救與救助他人之方法:

一、自殺防治守門人三步口訣:從真實的了解、到給予不批評且同理的回應,在自身條件允許支下,或許也可以陪同尋找適合的資源「1一問、2二應、3三轉介」,

1問:動關懷與積極傾聽(察覺他人沮喪或是情緒低落,可主動關懷與陪伴他人)

2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適時的給予回應與支持,切勿給與過多得建議)

3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可陪伴同學尋求師長的協助)

二、協助身邊的人找到如何生存的本質與方法;而如果你願意,諮商中心的師長們也願意陪每個人走過生命中每個高峰與低谷。

24小時的自殺防治守護者-安心專線:1925

三、生命線:1995

四、張老師專線:1980

五、諮商二中心:07-6678888#3280~3285

六、24小時校安中心:0911-007-800

登入成功